
今天收到今年第 5 次派息,居然是 5 個不同部位的股息,一次減少掉 4 天派息日的機會,有點傷。今天 5 個部位收到 87.52 鎂,每個部位的貢獻度都不算太大,初始資本大概在 2000~3000 鎂,所以都是 2019 年才布局的。但也因為一整年的牛市,沒機會在部位下跌的狀況下加碼,因此這幾個部位的貢獻還蠻平均的。
收到 87.52 鎂後,今年第 1 季的股息已收到 190.32 鎂,Lifetime 則來到 10454.86 鎂。大部分的說法都對於 2020 年抱持著較為謹慎保守的態度,如果是紀律的 DGI 投資者,應該在規劃好的策略下持續投入,因為拉長時間,這只是必經過程。
最近許多公司都開始發年終,不知道你的年終如何? 是不是符合你的期待? 已經想好要採購什麼東西? 還是已經想好要採購什麼股票?
年終的多寡多半取決於企業的營運狀況,但更大部份是企業主對於員工的態度,所以你會聽過大如台塑集團給員工的優渥年終月數,你也會聽過一些小企業的老闆對於員工也是相當大方;同時,有些賺錢上市公司所發的年終月數,始終是依照 104 上面的最低月數,能多貼近就多貼近。不知道你的年終有沒有符合期待,這筆資金運用的方式將會在幾年後創造極大的差異。
大家都在年底期待公司的回饋,不如換個角度,複利的想法,如果你每年把一個月年終放入殖利率 4% 股息成長率 10% 的股票,約 10 年後,你可以每年用股息幫自己發一個月年終,就算停止再投入年終,往後還是只會更多給你,所以你再也不用擔心長輩紅包和家族聚餐,只要好好過年就好。
我個人是把幾乎所有的年終投入,只留基本過年的必要支出,其實農曆過年大部分時間在一二月間,所以除了年終外還是有平常的月薪,除非本來就是入不敷出,不然年終是可以不用動用的。另外,許多人會把年終當作保險、稅金、學費、旅費等來源,就需要先扣除這些規畫支出後才能轉為投資資本。
年終的使用有許多方式,花費與儲蓄都是選擇,但如果想要創造每年年終的最大效益,投入長期持有的投資,利用複利效應是最好的選擇。
持續累績,滴水穿石!